植牙可不是想做就能做的喔,醫師還要評估需不需要「補骨」?難道是補骨頭嗎?還是要做大手術?讓專業醫師為您解答
補骨是什麼?
補骨類似一種補救措施的概念,患者可能由於不同的原因導致齒槽骨流失,例如:缺牙太久、年紀稍大、口腔狀況不佳,牙周病、外傷皆有可能造成齒槽骨不足,必須在人工植牙前先進行補骨手術。
補骨是利用骨粉放置在缺乏骨質的齒槽骨中,骨粉的種類又分為好幾種,大致上依成份可分為:人骨、動物骨、人工合成材料3大種,其目的都在於引導協助骨頭的生長,利用這種方式進行骨質增生。補骨療程需要幾個月至半年左右的時間,等待骨頭生長完成、傷口亦癒合,經由專業的醫師評估狀況良可即可準備接受植牙手術。
不補骨可以嗎?
醫師特別提醒,補骨的目的是在於提供一個穩固的家給植體居住,假使居住環境不夠安穩,植體就難以立足,容易有倒榻掉落的危險發生
患者在咀嚼時如有感覺牙齒不夠堅固、似乎左搖右晃,就是 植體不夠,考量到患者的使用性與安全性,醫師會建議需要補骨的患者盡可能的接受補骨手術,避免所有可能產生的風險。
在補骨的療程中,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並非所有植牙的患者都需要補骨,例如:缺牙不久、年輕、或是齒槽骨狀況優良的患者,就可以不必接受補骨手術,但這些都必須透過專業詳細的術前檢查才能夠判斷。
補骨手術後會有何傷口反應?
補骨手術的牙齦翻開必須旣寞且長,才不會造成切口離植入物太近易引起外露,所以術後傷口易瘀青腫脹達一周,但一般並非特別疼痛。
在補骨手術前會投予抑腫藥物,及消炎止痛劑及抗生素。術後按指示服藥及做冷熱敷並加強口腔衛生,瘀青有時擴散至較遠區域例如頸部也屬正常,只須靜待消退卽可。